首页 > 财经经验 > 去年中国初婚人数为37年来新低

去年中国初婚人数为37年来新低

[导读]:箴言感悟C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组民生数据,数据之惊人程度非同一般,一下子就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吸引了3亿多的讨论量! 它就是 #2021年我国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这个数据...

  箴言感悟C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组民生数据,数据之惊人程度非同一般,一下子就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吸引了3亿多的讨论量!

  它就是 #2021年我国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这个数据创下近37年新低!

  01 跌破1200万是什么概念? 新政吧职场和生育二选一

  翻开近十年的初婚人数:

  2013年是2385万人

  2015年是2108万人

  2017年是1746万人

  2019年是1398万人

  2021年的1157万与2013年的2385万一对比,腰斩了一半!

  再把时间线拉长,下图是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做了一张数据图:

  可以直观看到近20年的初婚人口趋势,2013年是我国初婚人数的顶峰,达到2385万人,2009至2015年期间,初婚人数均超过2100万人。

  而从2013年后,出现了一个陡坡似的下跌, 人数一直递减,完全没有止跌的趋势。

  根据这个数据趋势,等2022年结束,我们大概就能得出一个新结论:我国初婚人数进一步下降,创38年来新低。

  不仅结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且结婚的年龄也在不断推后。

  2021年结婚登记人口中,20-24岁人群占比仅为16.5%,同比上年下降2.1%。

  而3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高达48.2%,同比上升1.7%,创下新高。

  主动选择不结婚或者推迟结婚,已经是个普遍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下最后的倔强。

  02历史新低背后的原因是? 新政吧职场和生育二选一

  面对这个36年来最低数据,全网都在寻找背后下跌的原因。

  有人把原因归结于2013年以来飞涨的房价

  有高赞评论拿身边的90后举例,没其他原因,就是对人没兴趣

  有的留言很真实,表示数据下跌和疫情肯定没关系,相关专家不用找补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个创纪录的数据?浏览了上千条留言,总结起来大概就是9个字:

  “爱自己、买不起、心太累”

  首先爱自己,也就是现代年轻人婚恋观变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统婚恋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们会觉得结婚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教育程度加深,自我意识的觉醒,年轻人不再认为婚恋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一人户开始被更多人接受。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一人户占比逐年增加,已经从2015年的13.15%增加至2019年的18.45%。

  要知道社会学家李银河在80年代做过相关调查,这个比例只有2%。

  在现代社会,完全可以一个人挣钱,一个人花,结婚变得可有可无,成为人生的一个选项。

  03婚姻成本导致意愿低迷

  第二个因素在于高企不下的结婚成本 ,经济压力也是很多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的原因。

  随着物价上涨,过去10年中国家庭结婚成本呈几何式上升。

  根据婚礼纪数据显示,2019年平均中国每对新人结婚消费达 22.3万,是五年前的3.5倍。

  这只是婚姻成本的冰山一角,还有就是房价。十年里大部分城市涨了2-3倍,反观工资却没赶上这样的增长速度。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37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

  数据显示,在人们结婚时看重的物质基础方面,房子位列第一,68.4%受访青年选择,其次是双方收入(54.4%)。

  虽然现在房价在下跌,但依然处于高位,为了结婚去担负三十年房贷的年轻人正在变少。

  所以别再怪年轻人不结婚了,想结的人钱不够,结过的人更崩溃,最终都走向了单身。

  04结婚的信心,谁来给?

  最后一点,很多人结婚之后,给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和危机感。

  婚姻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与职业规划形成了一定的冲突。

  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很多公司都会带着有色眼镜去招人,看到已婚女生会考虑她生孩子、请产假所需的用人成本。

  甚至,很多女生都会担心,生完小孩还能重回职场会不会被歧视等等。

  女性是特别需要安全感的,当安全感不足时,女方是不敢轻易托付终生的。

  对于男性来说,他们也在忧虑“35岁的自己在职场上还吃香吗”、“频繁加班会不会影响自己身体状况”等等。

  结婚所需要的安全感,不仅是双方互相给与,更多时候还要社会和政府来承担其角色功能。

  婚姻不是一个冷冰冰下跌的数字,而是每个具体的生活过程。

  深入年轻人中调查,从他们的立场进行顶层设计, 比如提供相关生育补贴、完善工作保障制度等。

  只有从结婚成本和养育过程等多方面,减轻夫妻与家庭的压力,才能让更多年轻人放下重担,重拾婚姻信心。
 

  手写我心

  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指出,

  2021年我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70.8万人。

  这是首次跌破1200万人,为1985年以来的新低。

  结婚人数骤然,最直接、最鲜明的表现就是,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少。

  还有更严重、更担忧的呢!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指出,

  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与2010年相比,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近4岁。

  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63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95岁。

  一方面是结婚人数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初婚年龄大大推后,这两点无不共同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年轻人都“不婚 ”了。

  注意,题目里用到了“不婚”二字,你可别单纯地认为是不再结婚的意思。因为,学术界提出的不婚,和平常人以为的不婚,是两个概念。

  学术界常对“不婚”采取这样的定义:

  又称 “结婚延迟”,不单指长久意义上的独身,也指包括晚婚、未婚同居、恐婚、(暂时性)独身等在内的婚姻延迟现象,既包括主动选择不婚的群体,也可以包括被动选择不婚的群体。

  那么,现在的年轻人为何不婚了呢?

  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只为等候哪个姗姗来迟的意中人。

  以前吧,结婚奉行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今呢,主张的则是“我的婚姻我做主”,谁说都不好使,谁说都不中用。

  在这一主张和观念的导引下,好多人在择偶上,一定会寻寻觅觅,不是自己篮子里的菜,连眼皮都不眨;即使符合了自己眼光,还要三挑四捡,五考六验的,只为挑选个钟情中意的人。

  这个不合适,并不一定代表下个就不合适。极有可能,适合他的,就在前面拐弯处。

  他相信,这个世间,一定有个适合他的意中人,不过是,那个人姗姗来迟罢了。

  他不怕等,哪怕错过了春花夏雨,秋果冬雪,也毫不可惜,只要能等待就行。

  不少人都执念如此——非得等候那个姗姗来迟的意中人不可!

  结婚,可以一辈子的大事,宛如人生的第二次投胎,极为重要。若找个不喜欢的,不合适的,那不如独身一辈子。

  第二,明白了活着和婚姻的真谛。

  现在的年轻人,越发明白了活着的真谛——活着,是来开心享福的,不是自找气生,无事找事的。

  若一个人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开心,哪如一辈子就这样呢?

  两个人打手过日子,肯定会因鸡毛蒜皮、是非黑白而争论,而怄气,甚至分道扬镳。这样的情形,身边的人,新闻的报道,每天都有。

  所以,这些人担忧和害怕,唯恐一不小心也重蹈了别人的覆辙,落个后悔自责的余生。

  婚姻的真谛,又是什么呢?

  就是寻找幸福!

  一个人开心幸福了,又想再找个同路人一起寻找开心幸福。

  若婚姻不能带来幸福,对这些人来言,哪不如晚婚,甚至独身一辈子。

  细细想想,这点,说得不无道理。

  也就是说,对这些年轻人而言,不管是活着,还是婚姻,都在追求幸福。

  自己一个人好说,可再找一个人,就很难预测和把握了。所以,这也造成年轻人不婚的原因之一。

  第三,外界的各种压力。

  不婚,首当其冲的压力,便是来自父母。

  平时,倒还略微好些,一旦到了岁末年初,父母对孩子的婚姻问题便尤为关注,挂在嘴边,絮絮叨叨不止。

  有些年轻人,最反感父母絮叨了,要不就干脆闭口不谈,要不就避而不见,要不就恐婚。

  再就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压力。

  薪水看似高,但对比一下那高高在上的房价,这点薪水,能买几平方的房子?

  一座百十来方的房子,若放到北上广深的话,上千万不在话下。即便一个月有两三万的收入,要想还万这笔巨款,得多少年不吃不喝呀?

  房子,谁都想购买,连做梦都想,可这房价,不管是一平方的价格,还是总房价,都令无数年轻人头疼上火,寝食难安。

  绝大部分的年轻人要是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再大城市里扎根立身,其难度,不亚于上青天。可依靠父母吧,环顾左右,有多少父母能大手笔投入呢?

  房子,是谈情说爱的敲门砖。

  没房子,和谁结婚?谁想和你结婚?

  别说大城市了,单单乡村,有的地方,早就盛行这一风气——必先有车有房,否则免谈。

  还有工作方面的压力

  年轻人里,有多少人对正在做的工作心满意足呢?

  再者,端人家的饭碗,受人家的管教。

  工作起来即便勤勤恳恳、一心一意,都有可能受到老伴的批评和教育,更何况三心二意呢?

  惟其工作稳定了,才会去想自己的事,如房子了,如谈情说爱了。否则的话,吃饭都成问题,哪有心思和资本谈房子和对象?

  第四,男不缺性,女不缺钱。

  而今的女性,不仅活跃于社会大舞台上,而且还在各行各业里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有工作,再有能力,就意味着不缺钱了。

  不缺钱了,女人就有了经济决定权和自主权,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若谈情说爱和结婚的话,势必会将自己的这部分收入要放到家庭里,要和男人的合二为一。

  男人若听话老实,对女人恩爱有加的话,女人求之不得。若不合女人心意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所以,有些经济独立的女子,大多也考虑了这点。非到不可时,不会轻易踏入爱河的。自然,也会造成不婚。

  男人呢,谈情说爱,一是考虑到未来的结婚问题和传宗接代这个大事;二来想找个伴侣,搭伙过日子;三来呢,就是解决个人隐私问题。

  其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性的问题,都无可避免,也难以避免。

  男人,一旦能轻易获取性了,何必非得走婚姻这独木桥呢?

  女人,一旦有了钱,难道不是这样吗?

  借助婚姻之外活得的性,相比较婚姻,要简洁,要容易,要自由,要随意,也减少诸多麻烦和压力。

  这点,说得难听,但却是大实话。

  除了以上几点,其实,导致年轻人不婚的原因还有诸如户口受限等。

  尤其是在超大城市上班的年轻人,要想结婚,就不得不面对户口问题。

  如在北京吧。若有北京户口呢,政府等部门出台的诸多优惠措施就能降临到自己身上。不说别的,孩子上个学,起码,还能容易些吧?

  有专家指出,“或者说因为没有买房而难以落户,或者说因为没有户口而在买房方面资格上受限制”,这都是造成不婚的原因。

  说实话,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都想在合适的年龄,和适合的另一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呢,却非常严峻和冰冷。好多时候,不是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而是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然了,不管怎么着,年轻人的主观思想,是永远占据主导地位的。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有些人,条件不足,能力有限,想结婚,却无人可以牵手;

  有些人,明明条件具备了,自己却不想结婚;

  有些人,自己就是不想早早结婚,甚至不愿结婚,不想自找麻烦,自惹是非,只想自己一人活得自由无拘、开心自得。

  一句话吧: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今非昔比了!
 

  酒杯观世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中国结婚登记为764万对,创37年来新低。对此,不少网民表示,“非必要不结婚。”“结婚就意味着自觉成了韭菜!”

  12月2日,“去年我国初婚人数跌破1200万,创37年来新低”的新闻登上热搜。

  根据中国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中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70.8万人。

  第一财经报导,这是自2003年以来,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人,为37年来新低。

  其中,广东初婚人数以98.74万人位居第一,河南以92.12万人位居第二,江苏第三四川第四。

  从历年数据看,2013年是中国初婚人数的最高峰,为2,385万多人,也就是说,近8年中国初婚人数下降了51.5%。

  对于初婚人数持续大幅下滑,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刊文介绍:持续3年的疫情,不仅冲击经济,也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结婚率也在下降。2021年全区办理结婚登记居民13.27万对,创2004年以来新低。

  1月20日,中国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在新闻发布会上称,“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突出。

  对此,网友纷纷热议说,“疫情下,提倡就地隔离,就地过节。跨省连家都回不了,还结婚呢?!”“非必要不结婚,非必要,不生。”“结婚就意味着自己自觉成了韭菜!”

  粉丝181.1万的悦为股份董事长“姚凌宇”分析说,年轻人不结婚的原因很多,比如工作压力大、房价过高、劳动法落实不到位、医疗教育支出压力过大、女性权益得不到保障等。

  他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将面临人类史上较为罕见的规模性人口减少,国家整体结婚率和生育率已到了危险的境地……

  粉丝119万的热门财经博主“铁牛科技”也发微博说,“结婚的少了幼儿出生率自然也会减少,幼儿少了整体人口也会变少,这是恶性循环。”

  他说:这几年“非必要不办婚礼”“非必要不还乡”“非必要不聚集”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活动,婚丧嫁娶人情往来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多人挣不到钱,自然也很难承受婚礼所有花销,不结婚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全中国总人口达到负增长的警戒线

  中国不仅结婚人数大幅下跌,新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只有1062万。全国总人口达到了负增长的警戒线。

  12月2日,媒体人宁静分析说,现今的社会对老百姓的活动局限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养不起孩子了,也结不起婚。

  “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基本都是独生子,未来面对两位老人要养,如果结婚,双方四个父母要养,结婚后再来个烧钱的孩子,压力更大了。”

  历史学者李元华分析说,“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成本加大。比如说,教育、医疗、养老。年轻人毕业即失业,很多人都在啃老,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你再让他结婚生子,他根本没有能力。”

  李元华指出,长期实施的一胎化,导致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大量的下降,没有劳动力了,促使政府放开二胎,放开三胎等等,这个时候可能就为时已晚了。

  他指出,未来中国人口会进一步萎缩,劳动力下降,老龄化急剧上升,年轻人的负担会越来越重。专家也警告,这可能使中国失去在制造业方面的成本优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个人经验网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inglc.com/cjjy_4055.html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