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经验 > 非典后服务业复苏可能需要半年以上,这次疫情结束后服务业会有短暂的爆发期

非典后服务业复苏可能需要半年以上,这次疫情结束后服务业会有短暂的爆发期

[导读]:财智成功 非典过后餐饮业确实一度非常火爆,生意兴隆甚至超过之前,但是本次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简单分析: 1、非典是第一次出现,人们没有经验,最终确...

  财智成功

  非典过后餐饮业确实一度非常火爆,生意兴隆甚至超过之前,但是本次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简单分析:

  1、非典是第一次出现,人们没有经验,最终确诊的人数仅有5327例,新冠肺炎全球患者突破100万都有可能,而国内新冠肺炎确诊已经突破8万人;

  2、非典来得突然,消失的也很快,似乎随着气温升高突然消失了,造成的恐慌迅速消失,新冠肺炎病毒还在全球肆虐,三四个月的时间不一定能完全消失,恐慌存在时间更长;

  3、非典的传播力没有新冠肺炎强;

  4、本次疫情影响更广,多数人的收入受到了影响,工作稳定性降低;

  5、国际油价暴跌、美股熔断、美元放水,全球防疫,对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

  在家宅的久了,无聊之下很多人成了大厨,虽然怀念外面饭店的美味,但是自己做的明显更加健康。第一个月的时候还想着出去吃饭,第二个月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多想法了。

  跟宅在家里没生意时相比,疫情过后服务业会缓慢复苏,但是想恢复到从前恐怕很难。不能排除部分饭店生意红火,但是总体依然会相对较“冷”。

  我们现在应该都能发现,输入病例越来越多,防疫重点已经从国内转向国外。一方面是汹涌回国的人潮,另一方面是各地并不统一的隔离标准。有的是国民隔离外国人不隔离,有的是不集中隔离,还能居家隔离。居家隔离又没人24小时盯着,是上街跑步还是四处乱逛谁能知道。

  就在今天(3月24日),看到一个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李某3月4日从英国回来,先是打车回租住地,第二天又到诊所买体温计,到超市购物,3月7日又去小区办出入证。于是,就在3月10日,同一楼道的刘某被感染了。

  如果不能将所有归国人员集中隔离,隐患将长时间存在,会有更多的关联病例出现,恐慌心理将会持续,消费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毕竟潜伏期在那里,即便是20天没有新增病例了,谁又能保证不再出现一例两例的?

  中年老刘聊财经

  如果以SARS为参考的话可能要让我们失望了,因为有数据显示SARS之后并没有迎来“报复性”消费,最多只能称得上是“恢复性”消费。

  SARS之后真的存在报复性消费吗?

  SARS同这次的新冠同为突发卫生事件,在这一点上来说,对于研究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消费是有参考价值的。那么基于此,我们就把目光投到2003年SARS之后的餐饮消费情况:

  首先,SARS的影响周期:大概2002年底我国出现了第一例SARS病例,因为具有高传染性和致死性,所以立即升级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紧急防控。第二年3-4月SARS处于集中爆发期,随着防控升级和气温回升,5月下旬SARS防控进入尾声,6月份疫情结束。

  SARS在我国爆发期间对我国的消费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餐饮业所受影响更大。有数据统计显示,SARS在最严重的3-4月期间,我国餐饮业环比增速下降20%以上。

  6月疫情结束后我国餐饮业呈现消费上升趋势,但是并没有出现所预期的“报复性”消费,最多只能算是“恢复性”消费。而直到2009年9月份,餐饮行业才刚刚回到SARS爆发前的增速水平。

  (图:SARS对餐饮业的影响)

  新冠疫情下的餐饮业和17年前的餐饮业一样吗?消费模式是否有所变化?

  正如提问者所说,当今民众都是透支消费,而17年民众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形成,消费市场远远好于17年前,所以当下疫情结束后餐饮业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首先我承认以上这一点,但是别忘了,现在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当下餐饮“报复性”消费:

  1.此次新冠已感染人数全球30多万,远多于SARS全球8000人的感染人数;在死亡率上,虽然SARS致死率更高,但是此次新冠感染基数大,仅我国就致死3000多人,这一数字远远多于SARS全球致死774人的数字。所以恐慌情绪来说,新冠远超SARS

  2.现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于2003年,新冠的“威力”是大家都知道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更增加了民众的恐慌情绪,也更有利于约束民众行为。

  3.从近期A股白酒板块来看,白酒板块下行。也就意味着并没有受到线下消费的支撑。

  因此,基于以上考量,可能此次新冠后餐饮行业的“报复性”消费不会出现了,最多也是慢慢恢复。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晴天财经阁

  部分服务业和餐饮业这是会迎来短暂的爆发和报复性的消费,那也仅仅只是针对一部分特色餐饮,对于绝大多数的服务业而言短暂的爆发潮基本上都是会有的,但是长期性的消费高峰目前来看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首先就是2003年的非典,它的传播性是有限的,感染人群基本上也局限在了8000人左右,但是看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42万。国内目前虽然取得了第一阶段的控制胜利,但是后续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其次就是2003年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初步的腾飞阶段,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03年左右的GDP增长率一直是稳定在9%,经济增长初期和周期不一样并不能拿历史一味的参考。所以当前的部分产业,因为外贸订单的相对取消,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服务业尤其是外贸型的服务业。

  不过当前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扶持中小型企业和工商企业,并且我们也看到了,包括餐饮业和旅游业都已经开始带头扶持帮助,只要短期内过度了,这段时间中国经济面的长期向好趋势一定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小股民就市论市

  疫情爆发阶段,全国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对服务业的影响巨大,很多制造业已经复工,服务业中的娱乐行业依然在等待“通行令”,旅游业、影院、游乐场等容易聚集人群的地方仍然不能开放,一片愁云惨淡。这是不免有人拿非典的情况出来比较,更希望疫情结束后服务业能有爆发的形势。

  第一,当年的非典期间,全球累计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是919人,病死率近11%。2003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高达9.9%,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短暂下降,但随着疫情的解除而反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0.0%,同比增速不但没有下降,还提高了0.9个百分点。疫情期间,服务行业也是首当其冲,交通、住宿、餐饮、金融和房地产受到的影响最大,但对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影响不明显。

  非典疫情在6月份得到有效控制后,负面影响逐渐消散,消费需求回升,加上投资需求强劲,整体物价水平稳定。当时,相对较快的货币扩张速度直到第三季度末经济增长的上升趋势完全恢复后才得到调整,不过疫情过后,经济还是快速回升到了正轨。

  第二,非典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影响不大,可经济发展永远是动态的,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会面临不同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所以不能简单地把非典的情况套到现在。

  不过,疫情来临,因为全国上下都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无接触配送”异常火爆,很多餐饮、超市都把实体店经营改成线上销售,而在家办公和上课让远程视频通讯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宅经济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从服务业自身看,当前中国服务业经济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有些消费需求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消失,只不过实现消费需求的时间推迟了。

  一旦疫情结束,服务业会快速恢复,服务业的快速恢复,对全国经济增长会产生明显提振作用。

  综上所述,跟非典疫情比起来,这次疫情要严重得多,但我们也保持乐观。尤其是服务业,虽然受疫情影响最大,但在家里宅腻了的消费者,疫情过后必然会加倍释放旅游和餐饮需求,所以到时非常有可能迎来短暂性的爆发期,中国的经济也能够快速恢复过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个人经验网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inglc.com/cjjy_4257.html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