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经验 > 断供潮来袭,烂尾楼到底是怎么烂尾的?

断供潮来袭,烂尾楼到底是怎么烂尾的?

[导读]:东太湖超鸽 去年恒大正式公开违约那会,我在《旧文新发|超鸽复盘恒大地产的债务危机》一文中,大概描述了恒大为代表的激进开发商是如何玩高周转,把盖房子玩成了资本运作,是...
东太湖超鸽
    去年恒大正式公开违约那会,我在《旧文新发|超鸽复盘恒大地产的债务危机》一文中,大概描述了恒大为代表的激进开发商是如何玩高周转,把盖房子玩成了资本运作,是造成这一波烂尾盘“断供潮”的始作俑者。

    许多新闻报道和自媒体也都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大体与我当时的判断是一致的,再来做一个复盘。

    造成楼盘烂尾主要有两种情况:没钱了,或者钱没了,看似一样, 实则区别很大。

    "没钱了"的确是钱的原因,过去有很多小开发商资金实力不足,拿地主要靠关系,有的甚至土地款都不付,当时的预售制度比现在随意得多,地基都没打就开始卖房子。

    如果房子卖得好,销售回款能覆盖土地款和建安成本,排除老板卷款跑路之类的意外,正常不会烂尾。万一房子卖不掉,老板自己又没钱,则大概率要烂尾。

    “钱没了”不只是钱的原因,更多是人的问题,也就是最近被网友强烈谴责的:预售资金被开发商挪用,住建局和银行监管不力。其实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开发贷的资金也容易被挪用,但凡这两个环节有一个落实到位,房子都不至于烂尾。

    高周转时代,几乎所有楼盘都会去银行申请开发贷,因为高周转的本质就是将资金使用效率绷到极限,开发贷是最常规融资手段。贷款金额最高为总投资的七成,资金用途只能是支付工程款或材料款。

    而土地款一般就要占到总投资成本的四成,建安成本其实只占三到四成。按理说,只要开发贷资金严格落实受托支付,覆盖施工方和供应商的费用一定没问题不大。

    现实情况却有很多楼盘的开发贷已经提完,房子却烂尾了,原因就是开发贷的资金被挪用。所以恒大两万亿债务中,金融机构只欠了5700亿,供应商却欠了9000亿,多家上市公司和建筑商直接被拖到破产,包括知名的南通六建。

    那开发贷资金是怎么被套走的?银行正常应该根据总包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和付款节点进行放款,还需要监理报告来核实施工进度。实际操作中,很多开发商为了提前拿到贷款,可以量身定制一份“假”总包合同提供给银行作为放款依据,连监理报告都可以做手脚。有的大型房企会有自己的监理公司,比如碧桂园有一家国晟监理,运动员裁判员都是自己人,当然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是负责任的银行,去工地看一下就知道工程进度是否匹配,往往很多时候,银行为了业绩,做到书面材料表面合规就会放款。所以这个问题上,那些不负责任的银行确实也难逃干系。

    还有一个受托支付环节是绕不过的,也就是贷款资金必须直接打给总包,这个是由贷款银行操作。但是很多无良开发商会和总包串通,收到钱后再把钱还给开发商,或者这笔钱用来抵销过去的欠款,相当于这个项目的工程款还是没有支付,或只付了一部分。总包之所以愿意这么做,多数时候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过去被拖欠了太多工程款,不这么配合做,更加要不到钱。

    对于开发商来说,工程和材料的欠款都属于商业信用,本质上也是一种融资,还不用付利息,所以能拖的欠款必须往死里拖。被套走的开发贷资金,基本上都被抽回集团公司拿地去了,或者归还到期的贷款、债券和利息,或者支付其他拖不下去欠款。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网友们更关注的预售资金怎么被挪用的。关于这个事情,郑州住建局和当地银行已经开始撕逼。网上有一段视频,郑州某银行行长称:监管银行必须拿到住建部门出具的同意函件后,才能让开发商划走预售资金。后来住建局出面否认了,还声称要起诉银行。

    这个行长讲的是有道理的,除非胆子够大,正常来说,要划走预售资金,不经过有权部门同意是办不到的。但也不排除真有胆子很大的银行,如果是这样,那这家监管银行的问题十分严重。

    一直以来,全国并没有统一的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各地实行“一城一策”,执行尺度也是松紧不一。这波“烂尾楼”大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也有郑州这种二线省会城市。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地方经济水平毕竟还是欠发达,房地产市场并没有那么活跃,开发商不太愿意去拿地。

    为了卖土地,吸引人来投资,这些城市有意愿放松监管,也就容易被开发商“钻空子”,你情我愿下违规使用预售资金。在顺风顺水时还相安无事,碰上房企集体休克,才发现全部都在裸泳。所以我也认为在这个事情上,主要还是监管部门的责任。

    业主按揭买房的话必须网签,购房款和按揭贷款资金必须进监管账户,如果全款买房可以先不网签,资金就未必会进监管户。所以全款买房给你打九八折,就是这个道理,开发商更容易自由支配预售资金。

    如果是做了开发贷的楼盘,监管户也会开在贷款银行,预售资金入账后,应当是优先归还银行贷款,然后再用于其他用途,实际情况也是很多银行会同意开发商先不还贷款。

    最终也是利益问题,行情好时开发贷是银行的优质业务,金额大风险低收益高,有些规模较小的县域支行干一笔可以吃三年。银行又十分内卷,好项目都要靠抢,从而在与开发商博弈过程中,主观上也愿意降低贷款资金和预售资金的使用条件。

    银行也不情愿放款后没多久就开始还款,还了就收不到利息嘛。多数开发贷都是三年到期才结清,开发商也不可能把预售资金一直躺在账户,自然而然钱就没了。

    那钱哪里去了?跟开发贷一样,被抽回集团公司拿地去了,或者归还到期的贷款和债券,还有利息,或者支付其他拖不下去欠款。

    所以,预售资金被挪用,当地监管部门一定责无旁贷,银行或多或少也存在问题。在过去银行都很硬气,谁停贷就起诉谁,不过这次属于群体性事件,影响巨大,银行一定不会贸然动手,不然准被全国人民骂到狗血淋头,“吸血鬼”的形象是逃不掉了。

    再者,今时不同往日,最高院曾在2019年对广东某烂尾楼业主停贷案件作出判决,大致是:烂尾风险全部由购房者承担有违公平,银行如存在违规情况,法院支持交房前停贷,并驳回银行起诉购房者偿还贷款本金的请求。

    该判决案例对这波“断供潮”的后续处置必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法理依据,银行想坐视不理恐怕不太可能。

    短短一周多时间,宣布断供的烂尾盘据说超过200个,这是正常的,我预计全国范围内烂尾和准烂尾盘不少于1000个。

    开发商无耻躺平,银行躺着赚钱,代价是几十万个无辜家庭集体陪葬,实在是太残酷。掏空六个钱包,背上三十年按揭,每月省吃俭用还贷,最后房子烂尾了,换了谁都受不了。

    网络上看到过好多悲剧,房子烂尾多年,贷款不得不还,房租也交不起,只能住在没水没电没电梯的烂尾房里,有的家里还有很小的孩子,那些小孩懵懂又无助的眼神,看得让人心碎,眼泪都能掉出来。

    今年爆发“集体断供”在情理之中,目前除了旭辉、龙湖等少数几家,其他主流民营房企已全部暴雷,有几家国企也摇摇欲坠。这里得有多少楼盘要烂尾,据说恒大一家在全国就有1300多个项目,烂一半就要600多个,我上面说总数有1000个算是很保守。

    叠加阴魂不散的疫情,可以说是百业萧条,失业率不断高企。工作都没了,也就断了还贷款的经济来源,更加令烂尾房业主的信心雪上加霜,又申诉无门。一旦有人拍案而起,势必会快速蔓延到全国。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远不止他们声称的那样轻描淡写。各家银行几乎同一时间公告宣称:断供楼盘所涉金额不大,占比很小,风险可控。

    这话我是相信的,因为存量房贷金额太大。数据统计,仅A股上市银行的房贷余额接近35万亿,去年净利润合计高达2万亿。烂尾盘多数来自三四线城市,本身房价不会太夸张,按每个项目平均60亩的土地,容积率2.0,房价1万3,按揭比例50%测算,单个盘的按揭贷款金额大概就5个亿。所以各家银行公布的数字多在几千万到几个亿,确实不痛不痒。

    对于银行来说,即便断供的按揭全部形成坏账,也不是说亏不起这个钱。而是说,这些烂尾盘的背后,还有多少没有结清的开发贷,还有没烂尾但是开发商已经躺平,存续的贷款又有多少,一家恒大就是4000多亿,总数起码得万亿级别吧。想消化这部分潜在的坏账非常困难,虽然有土地抵押,但是已经被开发商连带房子一起卖给老百姓了,银行不可能把这块地真的再卖一遍。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有机会再专门讨论。

    后续如何处置这些烂尾盘的问题有待观察,我感觉是不容乐观。想当年我们吴江有一个著名的烂尾盘叫“丽湾域”,资金缺口其实就五六千万,硬生生拖了三四年,还是后来房价涨了顺带土地也涨价了,切分出一块空地卖给了万科,土地款溢价部分拿来填了缺口,才最终解决了问题。一个烂尾都这么难处理,现在像郑州这样一个城市都烂尾几十个,谁有什么好办法吗?

    经此一役,房地产的市场逻辑预计将彻底改变。天怒人怨的“预售制”应该会加速被取缔,中小和民营房企基本全部出局,房地产投资增速势必进入负增长时代。

    二十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一大票脑满肠肥的房地产开发商,几乎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抢走了老百姓毕生积蓄,还让人背上巨额房贷,负重前行。如今房企爆雷的风险也主要由老百姓来承担,这不公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个人经验网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inglc.com/cjjy_5405.html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