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经验 > 感觉近几年国产车崛起了,一些合资车纷纷掉价,你认为国产车能走向国际吗?

感觉近几年国产车崛起了,一些合资车纷纷掉价,你认为国产车能走向国际吗?

[导读]:长城汽车 因为市场具有信息延后效应,一款产品或者一个品牌在初期发展时,往往不太被人关注到,这个阶段属于市场拓宽的过程。而当它的优秀开始被第一个行业外的受众所了解时,...

  长城汽车

  因为市场具有信息延后效应,一款产品或者一个品牌在初期发展时,往往不太被人关注到,这个阶段属于市场拓宽的过程。而当它的优秀开始被第一个行业外的受众所了解时,也已同时被很多其他外围受众接触到了,便会一夜之间口碑显著,就是题目中“突然”的原因了。

  实际上,我们的自主研发一直都在飞速前进,近年来也迎来了成果集中爆发期,因此就会觉得“国产车突然崛起了”。

  举个例子,一直以来,混动技术都是公认的技术难度奇高的领域,它需要融合发动机、三电以及混动策略控制三个细分领域的先进技术,过去,最先进的混动技术一直被国外品牌所牢牢把持,如功率分流构型,双电机串并联构型的混动技术等。彼时中国汽车品牌多是P2单电机混动架构,产品体验相去甚远。

  事实上,在混动技术这一块,大家也都憋着劲呢,早就开始了研发布局。2020年12月,从我们柠檬混动DHT开始,中国汽车品牌的双电机混联混动技术一个接一个,混动格局“突然”迎来了百花争鸣的局面。

  此外,传统动力上中国人有了自己的3.0T+9AT高阶动力;新能源领域,新化学体系电池,新工艺电池,新电池安全技术等等我们中国汽车品牌也一步步走在了前列;此外,还有智能化技术等等也是我们的强项。而这些汽车行业的先进科技成果,都是近两年集中爆发的。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国产车突然崛起了”吧。

  车事轮语

  国产车能走向国际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现在我们的自主品牌就正在步入全球市场的路上!

  中国车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掐指一算,差不多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和现状,本文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来跟您说说早期我国车企国际化所交过的学费;后一部分,跟您了聊一下后期比较成功和目前较难预测的自主品牌海外布局。

  过去(甚至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自己的汽车企业,不仅缺品牌更缺技术,所以,中国车企最早都是以合资而获得外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输出的。当时的口号是“以市场换技术”。后来慢慢地,人们发现,市场基本都被跨国车企联合几大买办们占得差不多了,技术却没换来多少,于是走出去收购他国工厂成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捷径之选。比较有名的收购有下面几个:上汽收购韩国双龙。2004年7月,双龙汽车的30多家债权单位以投票方式决定:上汽集团集团以每股1万韩元(约合8.84美元)的成交价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的股权,总成交价约5亿美元。由于上汽一直是国内市场表现优异的车企,又加上这次收购在中国汽车史上属于“破天荒”的大收购,此事当时在国内媒体上一片喝彩之声。然而好景不长,仅仅4年多之后,2009年2月,双龙汽车申请破产保护获批,上汽集团不得不放弃其控股权。而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工会组织维权、管理层磨擦、现金流严重短缺等,使得上汽对双龙的经营乏善可陈,不得不在赔掉40亿以后灰溜溜退出韩国市场。南汽、上汽抢购英国罗孚。罗孚(ROVER)是英国历史悠久的一家汽车厂,有100多年的历史,曾经贵为英国皇室、首相及罗马教廷的座驾。但是造化弄人,到了本世纪初,这个曾经的富家女已经破落成了街头流浪的脏臭老太太,先后转手宝马和福特,日子却是一天不如一天。破落虽然破落,但是对于急需技术的中国车企而言,罗孚成熟的工艺和技术,还是很吸引人的。于是南汽动手了。正当南汽经过艰苦谈判初战告捷的时候,这时候上汽横插了一杠子。经过两大国企轮番加价之后,罗孚以自己心理预期成倍的价钱卖出了。最后,罗孚被拆成两块,技术和车型卖给上汽,生产线卖给南汽,品牌则被福特收回。南汽和上汽拿到罗孚以后如获至宝,南汽推出了名爵(MG),上汽则推出了荣威。后来由于上汽发现没有罗孚的生产线,无法生产出合格适配的发动机,不得不又通过其他手段收编了南汽。目前来看,上汽荣威这几年的发展还算不错,谈不上大发展,也算是小有成就。“二庞”收购瑞典萨博。萨博是瑞典的一家飞机制造厂,同时也造汽车,而且品质也不赖,有一句宣传语叫“贴地飞行”,咱飞机都能造,汽车能造不好吗?但就是这样一家牛哄哄的车厂,没落起来也是势不可挡。既然外国人不行,那中国人就试试,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中国汽车界著名的“二庞”——庞大汽贸的庞兴华和青年汽车的庞青年,一个为了实现产业链向上游拓展,一个为了拿到乘用车的核心技术,不约而同地向奄奄一息的萨博奔去,丝毫没想过有什么风险。然而,梦想太远,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们一个教训,一根螺丝一张图纸都没捞到,二庞7400万欧元打了水漂儿。

  “二庞”是目前中国汽车界最倒霉的两个“倒霉蛋”,可以说没有之三,与这次收购的失败也不无关系。现在庞大汽贸垂死挣扎于破产边缘,庞庆华几乎已失去了大部分控制力;庞青年轿车项目莲花已几无生产,客车销量暴跌,安阳“水变氢”事件百口莫辩,差一点把人家市委书记也拉下马,用“灰头土脸”来形容他现在的处境一点也不为过。其他类似的跨国并购,还有腾中收购捍马(损失4000万人民币)等,就不一一细述了。

  以上的的案例只有上汽南汽收购罗孚勉强算得上及格,其他都是单纯交了学费,甚至可以说是交了天价的学费,连个“克来登”也没上成,你说冤不冤?窦娥若下泉下有知,估计都想出来安慰几句。

  啰里哆嗦这么多帮您回顾了一下历史,对中国车企早年间漂洋过海的几个案例,估计早就看得心情烦闷了。说完了走麦城那点事,现在咱来说说“过五关斩六将”,由于都是近几年发生的,大家都还有印象,咱就简略着说,尽量不耽误您的宝贵时间。(说句题外话,无下限掺水,当前头条“水稿”泛滥已成一种现象,越来越让令人生厌)几年前,本人曾经说过:“未来能够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定不是什么几大几小的国企,而一定是出身草根从未得到国家任何额外扶助的民营车企,最有希望的是吉利、比亚迪和长城等几家”。至于理由嘛,很简单,人家是给自己干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国企则是干好干坏一个样,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很难有所作为。事实上,到目前已基本可以证实这一论点,如果再过几年,合资车企中外股比完全放开以后,您可以看到,有一些买办慢慢会变成“打工仔”。国际化动手较早也是最成功的当属吉利。2009年,吉利收购了号称全球第二的澳大利亚自动变速箱企业DSI(持有几年以后又卖给了宁波双林);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全部资产,一时成为全球新闻热点(其时人们充满了怀疑和不解);2013年以1104万英磅的价格收购了伦敦出租车制造企业锰铜控股;2017年,收购了美国飞行公司Terrafugia;2017年5月,收购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宝腾(Proton)汽车49.9%股份以及宝腾汽车旗下路特斯(Lotus)汽车51%的股份;2017年年末,在拥有沃尔沃汽车100%资产的基础上,吉利再次入股沃尔沃集团,并拥有其8.2%的股权,沃尔沃集团旗下拥有沃尔沃卡车、UD卡车、雷诺卡车、沃尔沃客车、新星客车、佩沃客车、沃尔沃遍达发动机等多个品牌;2018年2月24日,根据有关统计,吉利汽车李书福已累计持有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的股份近9.69%,成为戴姆勒单一最大股东……吉利在全球范围内不停地买买买,为被收购企业带去资金和中国特色的企业理念,奠定了其在国际上的业界地位,同时也从被收购企业中获得了技术、市场和这些企业过去成熟的管理方法。而利用从这些积淀深厚的车企尤其是从沃尔沃身上获得的技术,吉利汽车本身也脱胎换骨,推出一款车型火一型,目前已坐稳国内自主品牌的头把交椅。在国内车企中,最特立独行的是比亚迪。国内的民营车企基本都属于横空出世的那种,因为国家的严格控制,民间资本很难进入整车制造业,像吉利、比亚迪等都属于曲线收购破产边缘的国企才得已进入这一领域。比亚迪一进入汽车界,就凭一款丰田花冠的高仿版——比亚迪F3异军突起,一度在国内自主车企中后来者居上。几年以后,比亚迪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开始放慢脚步,集中精力在电动汽车上精耕细—。现在,比亚迪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处于绝对的第一阵营,连续四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第一,在技术上,比亚迪是全面掌握电池、电控和电机三大核心技术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也正因为其在电动车领域绝对的领先地位,引来了奔驰和丰田的合资,以及股神巴菲特的投资。

  从销量和利润的数据上来看,这几年比亚迪的表现并不抢眼,甚至有向下的趋势。但是,假以时日,在全球汽车业不可避免的新能源化大背景下,比亚迪的后劲很足,未来可期。最深耕细作的当属长城。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长城一直致力于SUV车型,在很多年里,由于产品单一总销量不突出,长城一直不被人看重。但是,当2010年代国内SUV消费潮来临时,长城爆发了,销量一飞冲发,年利润上百亿也成了家常便饭。人们返回头看时,才发现,早在二三十年前,长城的早期的皮卡、后来的SUV就源源不断地出品到中东、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最近两年,长城明显加快了海外布局的步伐。2019年6月5日,长城汽车在海外建立的首个全工艺独资制造工厂——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竣工投产;2020年1月17日,长城汽车签署了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的协议;2月17日,长城汽车宣布将收购通用汽车的泰国罗勇府制造工厂,通用汽车将把罗勇府汽车工厂和动力总成工厂移交给长城汽车。

  可以看出,习惯了慢工出细活的长城,这两年真是拼了。

  这个话题,写了不少字也有点累了,就到这吧。相信从以上的信息中,您对国内汽车企业的全球化能有一些认识。因为是一家之言,言多语失,若有观点与您相佐之处,请多包涵。

  (文中所引用图片均自网络,特此向拍摄者致以敬意和谢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文車評論

  最近几年的国产车的发展,相信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在国产车崛起的年代,合资车和一些国外的车也是不得不选择降价,但是合资车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国产车反倒越来越贵了呢?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注意过,买车一定不要贪图便宜!

  很多人都知道,合资车已经是越来越便宜了,各样的降价和优惠看起来都是特特别的诱人。有很多人都以为国产车的崛起影响了合资车的销量,所以才导致了降价。其实这样的说法也不错,单页不是全对。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其实合资车的降价一方面是因为国产车的崛起,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合资车也学习了国产车曾经的造车办法,就是在有些配置上面惊醒了减配。很多人也是都意识到了这些。

  知道合资车有着一些举动之后,相信有很多人理解了为何如今的国产车,会越开越贵了,曾经的国产车生存不下去,所以才靠着廉价来生存。但是如今国产车的技术崛起,也摘掉了“低端”的标签,所以越来越好了!

  抚长剑兮

  2022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二。

  这个数据包含合资企业,以及独资的特斯拉等别欺负的出口量。但是,这是巨大突破

  国内出口量比较多的企业,奇瑞,长城,吉利,上汽等。出口地以中东和东南亚,俄,南美,澳为主。依然是主打性价比。

  新能源行业,中国说第二,没其他国家敢说第一。汽车行业的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局。这个机会稍纵即逝。

  长城的哈佛h6在很多国家也是畅销车,甚至比国内都先使用混动。奇瑞瑞虎8也以极高的性价比受到欢迎。上汽则用MG名爵(名爵是以前英国品牌),来卖国内热销车型,牌子,好车型都具备。

  吉利收购的宝腾,东南亚份额一直不低。

  国际化,难点在于品牌建立,和本土化。byd还有成本控制,新能源成本较高。品牌形象要重新建立。国际化好处就是,竞争小,国外的品牌,呢抠搜的内饰,呢价格,压力小的多。

  国内车企国际大卖早晚得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个人经验网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inglc.com/cjjy_2868.html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